0763-1412-3301
联系我们
0763-1412-3301
时间:2025-11-10 15:54:25
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最近高调地宣称“印度不仅要同中美竞争国际领导地位,还要带领其他国家共同发展。”
这番看似堪称大国野心的表态,却在一夜之间被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狠狠泼了盆冷水。
这一剧烈落差,迅速成为国际舆论焦点,印度若想真正成为世界大国,任重而道远。
她多次强调印度必须不再做“世界第五经济体”,也不愿再做谁的附庸,而是要迈步成为全球领导者。
这话她说出来自己难道不感到好笑吗?或许不会,因为印度近年来的发展还真不算慢的。
过去十年里,印度经济增长迅猛,GDP已挤进全球前五,成为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之一。
不过,目前印度国内基础设施仍然堪忧,制造业仍多依靠劳动密集型低端加工,而非高新技术。
交通、物流、电力等短板制约着“印度制造”真正开花结果,想要引领世界,还远得很。
他们既强调战略自主以摆脱西方依赖,又渴望与美国签署双边贸易协定、吸引西方资本,显得摇摆不定。
在金砖框架下,他们拉拢南方国家,想要彰显领导力,但在处理与邻国关系时反应缓慢且决策迟疑。
西塔拉曼的高调野心刚落幕没几天,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在社交媒体上毫不留情地驳斥。
虽然印度被美国从被视为潜在谈判伙伴、被期待签订双边贸易协定的“可期国家”。
但比起与中俄之间的关系,印度在美国眼里还是那个“不被重视、不值得信赖”的角色。
与此同时,还针对印度与俄罗斯的能源及军火合作进行了制裁,冻结6家涉伊朗能源贸易公司的资产,禁止它们与美国企业往来。
甚至特朗普本人在公开场合称印度经济是“死经济”(deadeconomy),完全不给面子。
此前,美国曾认为印度可能成为首个达成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之一,贝森特在媒体上还称赞印度“非关税壁垒较少,也没有汇率操纵嫌疑”。
但谈到关键时刻,美印谈判桌上风向一转,美国团队指责印方“早到桌前却一直在拖”,谈判小协议谈崩。
一来二去,让美国谈判团队彻底失望,于是特朗普政府转变策略,选择直接用关税和制裁实现对印度的压力施压。
美国搞这么一出,算是把印度的“大国梦”泼得稀碎,引得印度不少国民对美国和特朗普骂声连连。
在高调宣言与美国制裁之间,印度最尴尬的便是自身基础能力与形象的巨大落差。
从制造业角度看,印度虽然在苹果零件装配、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能够承接部分外资。
印度政府喊“让更多跨国公司到印度设厂”,但这些工厂多是组装线,而非核心技术研发。
即便是“印度制造”,比起中国制造业的全局体系与强大的技术承接能力,仍然有段巨大的差距。
科技研发方面更是这样,中国在5G专利、航天、高速列车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成全球领先者。
而印度的科技投入虽然在增长,但创新平台薄弱、核心技术储备不足,关键环节还严重依赖进口。
美国对超过87%的对美出口商品征收25%关税,直接打击包括农产品、制药、机电设备等众多行业。
同时语调上强调要保护农民利益、维护食品主权,结果在贸易谈判中几乎一条红线都没让步。
一个国家如果喊着“全球领导地位”,却在谈判桌前行动迟缓、又频频强调不让步的“红线”,缺乏谈判筹码,那它的位置只能被边缘化。
印度曾高扬“与中美并肩”的旗帜,但当美方一句狠话加上一系列实质性打击成为现实,这面理想的旗帜瞬间被泼得七零八落。
印度离真正的世界领导者仍远得很,只有不断提升综合国力,坚定调整战略方向,而非空喊口号,或许才能换来他国真正的尊重与认可。
信息来源:美国对印度强征关税后再羞辱美财长:印度不是全球重要角色环球时报 2025-08-01
信息来源:贝森特称印度很可能成为首批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之一新浪财经 2025-04-29